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关于各国对中国封关的简述和分析报告(2020年2月4日12时前)
(内部,紧急)
各位领导、各位朋友:
截至2月4日,武汉肺炎疫症蔓延24个国家,世界有63国限制中国人入境。这是百年不遇的大事,我们试图分析各国的表现,更清楚地看待各国对疫情和中国的判断,向各位汇报,供与将来与各国交往的参考。
经过综合分析以后,我们认为,决定是否对中国人封关的选择判断,基于以下几个方面:
1.该国政府跟中国政府的关系程度,特别是双方依赖度的差别。各国举措,并不涉及之前与中国政府的友好程度。
2.该国一般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友好度,好感程度,对中国人的评价和敏感程度。
3.该国对本国人健康的关心,对疫情的敏感程度,自信程度。
4.美国因素。
本次率先拒绝中国人入境,立即封关的国家是对中国政府和人民非常了解的新加坡和朝鲜。
新加坡是个华人国家,此次暂停过去的各种有效签证,进入新加坡。新加坡作为微小的城市国家,对疫情的承受能力弱,可以理解。但是,同样大小的香港,至今只封闭部分关口,仍保留与内地的出入境顺畅。新加坡国这个行为,将对中国政府内的友星人士,造成更大困难。疫情过后,中国政府对新加坡的警惕之心,可能会有上升。2003年非典,也是新加坡率先对中国人封关。
朝鲜率先禁止中国人入境,包括政府及外交人员,空陆交通。封关彻底,是各国中措施程度最严厉的国家之一。朝鲜医疗程度不高,有疫情传播难以禁止的困难处境。这可以得到中国政府的理解,但感情会有破损。也预示将来,中国政府和中国人对朝鲜的态度。
在东南亚地区,对中国人限制入境的,还包括菲律宾、越南、马来西亚等国。
菲律宾与新加坡一样,对中国人整机遣返。目前暂停对中国人落地签证。突显中国与菲律宾关系的脆弱。菲律宾对中国人的警惕。菲律宾禁止中国、中国香港和澳门人入境。
越南与中国了解甚深,停办中国、香港澳门的签证,停飞中国及香港飞机。晚间恢复香港及台湾飞机。也属于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严厉措施。中越两国的友情还非常薄弱。
马来西亚的表现过于谨慎。与相同作为旅游国家的泰国比较,有所警惕。与日本韩国一样,表现还属于比较温和克制。
与此对比,截至目前,泰国继续开关欢迎中国人来访。老挝、柬埔寨也保持对华通关。三国与中国的依存度较高,互信程度高,友好程度深,目前保持对中国政府足够的信任,对中国人的友好。我们再等待日子,继续观察。
日本韩国对来自湖北的中国人限制入关,表现比较温和。日本韩国也是对中国了解甚深的国家之一,考虑周全,比较照顾中国政府和中国人的感情。
在美国率先在武汉撤侨,并限制中国旅客以后,澳大利亚突然封关,造成在飞飞机上乘客的措手不及,数百人包括中国留学生滞留机场,新西兰也随即封关。
我们看到,美国对中国疫情的警惕非常高,并以封关的形式,对中国和中国人表态。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,跟随美国的步伐很急。突显美国的影响,及澳大利亚、新西兰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态度。
对比之下,加拿大政府尚未做出决定。可以看出加拿大政府的犹豫和挣扎。我们将继续观察。
在欧洲方面,意大利发现两名确诊患者后,全国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,并对中国人封关。意大利暂停所有与中国、香港、澳门、台湾的航空。意大利曾经在欧洲大国里,对中国投资比较友好,但本次反应激烈,措施严厉。
相比较欧洲其他国家,尚无太大动作,意大利政府的举措,这是一次强烈提示和警惕。我们将继续关注其他欧洲国家的措施。目前,德国、英国、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尚未有新措施。除法国外,其他国家暂停向中国发出签证。
中东国家里,科威特禁止中国包括香港护照人员入境。
最后,中国的北方邻国俄罗斯,封闭所有与中国的边界。暂停陆路车辆交通,仅保留北京莫斯科列车。这是反应激烈的行为。另外,有记者报道,俄罗斯将遣返确诊的外国患者。这显示,俄罗斯并不对中国政府和人民,有所顾忌,行为坚决干脆。
台湾遣返湖北旅游团,限制中国大陆人入境,执行突然,在机场分割不同户籍的人员家属,一个家庭内出现台湾籍能进与大陆籍遣返,反映蔡当局对中国大陆的隔膜和警惕。
香港已停罗湖、皇岗、福田等主要口岸,但至今仍保留深圳湾口岸及粤港澳大桥,与内地人员出入境保持通畅。
澳门在与中央沟通后,也对人员流动,保持足够警惕。
以上,初步勾画出各国及港澳台地区,对中国护照的态度和措施。
由于现在瞬息万变,各种信息交错,我们仅能按公开资料研判,实际上,在执行方面,可能有更为严厉的举措,我们将继续关注中国旅客的反映和爆料。
最后,疫情过后,建议中国政府给与新加坡、文莱、日本等国家国民免签证进入中国的政策,需要重新检讨。
在中国政府和人民遭遇困难的时候,各国态度不一。中国文化讲究互相照顾,反感大难来时各自飞。华人文化讲究同舟共济,不要落井下石。有一些国家并不十分珍惜两国人民的关系和感情,对投资和经济活动,有所影响。
事关紧急,疏漏在所难免。
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院
2020年2月4日12点35分
本报告由世界华人交流协会
及世界华商总会、中国投资总会委托调研。
得到澳门国际经济文化中心的分担撰稿。
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下属
《中国经济报》社
开放版权,均可全文转载,务请保留以上所有文字,不可删节。
發表迴響